高盐废水的处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。中国每年产生的废水达3亿立方米以上。结果,二次生产产生的高盐废物超过1000万吨,大多未得到妥善处置,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。在访谈中,业界专家普遍认为,目前高盐废水的处置缺乏经济和系统的处理方法,处理产生的副产品难以识别。废盐常被当作危险废物处理,很难使经济价值最大化。
核心技术缺失
据报道,高盐废水是指含有有机物的废水,其溶解性固体(TDS)的质量分数至少在3.5%以上。因为在这类废水中,除了含有有机污染物外,还含有大量的可溶性无机盐。我国含盐废水占废水总产量的5%以上,且仍在以一定的速度增长。
吴刚中国化工环保协会技术部副主任吴刚表示,高盐废水主要涉及农药、染料、医药中间体等精细化工行业,以及煤炭、化工、炼油等行业,其中农药、染料、医药中间体高盐废水成分复杂,难以处理。水污染问题尤为突出。特别是对于特征性污染物,长期以来缺乏有效、经济的处理方法。
“在高浓度含盐废水处理领域,应用较好的技术包括膜预处理技术,高浓度含盐废液焚烧技术,部分企业采用先进的氧化和生化处理等先进的组合技术。在盐的蒸发和结晶中,常用机械蒸汽再压缩(MVR)技术,而在预处理阶段使用生化处理技术。近年来,高盐废水的处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,但总的来说,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,中国的加工技术还存在一定的差距,主要体现在核心技术的不足上。“ 吴刚说。
中国石化联合会质量安全环保部环境保护司司长庄相宁也承认,高盐废水产生量大,大部分无出路,目前处理技术支持能力不足。
成本居高不下
天津理工学院研究所总工程师张柯张柯表示,高盐废水处理厂的运行存在很多问题,其中最突出的是成本问题。有三个原因。一是全行业废水处理成本高,常规和单位废水处理方法成本高,难以满足技术和经济要求。二是处理技术普遍分散、分散的问题,未从清洁生产、资源评估、成本优化、技术优化、市场优化、回收产业的全过程进行分析设计。第三,大多数环保公司和研究机构只能提供单位流程,缺乏系统开发和工程能力,无法从成本优化的角度为用户分析和解决问题。
大连海益重工公司总经理韩云涛说,目前处理高浓度含盐有机废水较为成熟的技术有稀释生化法、蒸发浓缩法、焚烧法、膜浓缩法和催化氧化法。每种处理方法都有其优缺点,如稀释生化方法考虑有机物的可生化性,会产生大量废水;蒸发浓缩方法需要经过蒸发分离后再进一步处理,会增加企业的环保成本。
一位专家告诉记者,如果不考虑成本,可以实现废水的"零放电",但在浓缩和再利用之后,剩余的固体废物是处理的困难。这些固体废物可能是有害的、难以填埋、难以处理和处理昂贵的费用。
副产废盐难利用
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周献慧表示,化学工业中高浓度含盐有机废水蒸发结晶产生的废盐每年超过200万吨。目前,废盐在很多地方被视为危险废物,没有出路。导致公司囤积的盐渣量很大。
一些企业还反映,由于缺乏副产品标识、难以识别等原因,一些低风险废盐也被当地环保部门作为危险废物处理,因此不能作为产品销售。”目前,许多工程存在废水中杂质提取后才能堆放的问题。由于这些杂质被认定为危险废物,每吨处理成本应达到3000-5000元。因此,如何利用这些盐类资源是我们目前研究的一个方向。
周献慧称,目前,鲁西、上海氯碱、扬农等公司在废盐处置方面已有成功案例。他们使用聚碳二次盐生产和mdi废盐输入膜装置作为原料盐,或者使用膜碱装置处理含环氧树脂的盐废水,或者使用有机磷二次盐生产离子膜和苏打。其他企业也应加强对废盐集中处置的研究。
针对未来需要的技术,胡迁林提出要推广综合利用和资源回收技术,实现废物的循环利用和高价值利用,对高浓度盐母液和废盐的处理应以无害化为主,以资源利用为重点。鼓励采用催化氧化、高温焚烧、吸附分析、分离(结晶)等技术,按标准生产副产品工业盐;鼓励氯碱、纯碱行业充分利用自身卤水净化、点溶、煅烧等装置优势,协同处置其他行业生产的废盐,实现盐资源综合利用;加快聚碳酸酯、环氧树脂和MDI废盐在烧碱生产中的示范推广,探索农药废盐在离子膜烧碱和纯碱中的应用技术,探索农药废盐在离子膜烧碱和纯碱中的应用技术。为实现自然循环,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了含盐废水的“解毒”处理和排水技术。